微信掃一掃
李鴻章,晚清重臣,若沒他,清朝說不定早亡了。
李蓮英,晚清大太監(jiān),若沒他,慈禧太后說不定早因為生活無趣而悶死了。
兩個姓李的,五百年前是一家。按說,一內(nèi)一外,兩位大佬,不說換貼拜把子,至少也要笑容滿面,互相提攜吧?
但,他們之間,鬧出了大事。
原因始于,李鴻章,眼睛長腦袋頂上了,看不起李蓮英這個太監(jiān)。
據(jù)清末有人記載,“李文忠由直督入相,自負勛勞,遇同輩,恒兀傲視之,人多懾其名位,弗與較也?!?/span>
也就是說,李鴻章出將入相,自我感覺良好,遇上同輩,連招呼都不打,視若無物。作為再造大清的人之一,他人也不好跟他計較——不過需注意的是,遇同輩是如此,遇長輩,應該基本的禮貌,還是懂的吧。
其他人忍氣吞聲,也被李鴻章無視過的李蓮英可看不下去了。
他找了個機會,戲弄了李鴻章一回。
當時慈禧太后欲重修被英法燒毀的頤和園,苦于國家收入不夠,用錢的地方又很多,心中有些郁悶。李蓮英看在眼里,計上心頭。
某日他假裝與李鴻章不期而遇,主動打了個招呼,賠上了笑臉。人家都主動了,李鴻章不好意思無動于衷啊。這下就接上話了,扯著扯著,就扯到了修園的事,李蓮英一臉真誠給他出了個主意,“老佛爺欲修頤和園,但國帑支絀,不欲撥款興修,公為國家重臣,何不報效為諸臣倡?!?/span>
太后日理萬機,想修個園林玩玩,李鴻章就算心中覺得別扭,嘴里也不會說出來嘛。因而附和到,沒問題啊,為老佛爺辦事,我李鴻章義不容辭。
李蓮英又推心置腹,“吾先導公入頤和園,驗其應修之處,庶入告時較有把握?!?/span>
其后的劇情,就跟大家都很熟悉的豹子頭林沖被騙到白虎堂有得一拼了。
李蓮英派人帶著李鴻章在頤和園轉了一圈,這里指指,那里點點,估計著得用多少錢,各級官員捐多少合適。李鴻章還讓跟班搞了張紙仔仔細細記了下來呢——
哪料,李蓮英一轉身,就跑到光緒皇帝那里告狀去了,“乘間奏其擅入禁地,不知何意。德宗大怒,下詔申飭,交部議處”。
光緒為何會怒?大概覺得皇家園林,不是你李鴻章想來就來的吧?再說了,國事如此敗壞,太后想亂來,你們不進諫,還順著她去,不是荒唐嗎?
列位,在清朝,申飭可不是鬧著玩的——
京官之被旨申斥者,由太監(jiān)傳旨,跪聆宣旨畢,太監(jiān)破口辱詈,狀至不堪。外官由督撫代宣者,無此狀——大臣犯了錯,皇上派太監(jiān)去罵,臟話連篇,臭不可聞……罵得沒力氣了,就來一句“混帳王八旦,滾下去”——這哪里是處罰,你砍我腦袋都行啊……別派個太監(jiān)來對我人格侮辱好不好——李鴻章受了申飭,能好受嗎?
不過,也并非無解。
如納銀四百兩,則免——錢給了誰?當然是堵太監(jiān)的嘴了。收了錢,他還不例得公事?隨便講幾句就算了。
當然,也有一些不懂行的官員,不曉得塞銀免禍,被罵之后,還不服氣。大學堂監(jiān)督、編修劉廷琛,因在慈禧太后及光緒皇帝去世之后,于治喪期不得遞折子的時間寫了份呈文送上去,被傳旨申飭,罵過之后,“劉退而告人曰:‘士可殺,不可辱,吾初不料國家有此惡例’?!?/span>
知道有人怎么揶揄他的嗎?
——以視明代廷杖何如?
劉廷琛無言以對。
李鴻章那事,若在明朝,只怕也要掀翻在大廷之上,打一頓板子吧!
版權所有?2001-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wǎng)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72602100048號
業(yè)務咨詢和服務專線:0579-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0579-88188123
免責聲明:您看到的內(nèi)容均為會員發(fā)表,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并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