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還記得小時候在寒冷的冬天穿過的用布做的暖鞋嗎?相信60/70/80后的大多都是穿著暖鞋過來的。暖鞋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是現(xiàn)在這些鞋子比不了的,那就是舒適。
現(xiàn)在的鞋子,少說都是幾百塊一雙,貴的什么名牌的少則千元,多則萬元??刹还芩膬r值有多高,我相信都不會有以前暖鞋的記憶。黑色燈芯絨鞋面白底鞋,這種鞋子當時要是有一雙,毫不夸張的說在大街走上一圈,不光是小孩子會投來羨慕的眼光,不少大人都會羨慕不已。如果冬天里,你擁有上一雙,那你的腳真的可以說非常的幸福了。
我童年的時候,在冬天是很難受的,因為太冷了,缺吃少穿的。每當?shù)竭@個季節(jié)我的腳上都會生凍瘡,一旦腳發(fā)熱后很癢 小孩子不知道,癢了就去扒,扒去很舒服,扒破后就發(fā)炎潰爛了,潰爛后可能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才會痊愈,到現(xiàn)在腳上還留有凍瘡疤。
于是母親就為我做了暖鞋。
那些年,空閑時家庭婦女就開始張羅著做棉鞋了。那時的農村,人們很少有閑錢買鞋穿,穿的鞋幾乎都是做的布鞋,因此,農村的婦女們都會做鞋。從此開始,母親的閑暇時間就都用來做鞋了。
做暖鞋首先要把平時積存的各種舊衣服拆掉,各種顏色面料的舊布頭在瞅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準備好半盆麥粉做的漿糊,再找塊木板,把碎布放在木板上一塊塊糊上去。刷上漿糊一層一層粘起來曬干,最后就成了既結實又很厚一大塊布紙板,外圈粘上一條白布,這就是一層鞋底。
等完全曬干后,比對著早就準備好的“鞋樣子”(用紙剪的鞋圖)剪裁下來,再用一塊兒稍大的白布很精細的把它包住壓好邊兒,這就是“鞋底子”的雛形。
接下來,是最費神費力的納鞋底,最難的也是納鞋底。要想做一雙合腳的鞋子,也是做鞋最辛苦最關鍵的過程。母親 用一個大錐子很費勁的在鞋底上扎一個孔,再把針線穿進去,每縫一針,都需要很費勁的鉆孔,她還不時會將錐子尖放在頭皮上劃一劃,我問她這是為什么,她說這樣是磨一磨,是因為頭上有油,對錐子穿透鞋底有助力。一個鞋底上,納滿了母親的針腳,密密麻麻,每一針的辛苦只有母親自己才知道。
苧麻線都是婦女們做鞋前閑空時間用手工搓成的,千針萬線密麻地把鞋底布打結實,一針一線的游走,細密緊實。納著鞋。那黑色的布料,結實潔白的鞋底,一針一線都要使出很大的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針扎著手。無數(shù)個夜晚,月華如水,母親手上戴著頂針,納鞋底的大針偶爾劃過發(fā)髻,我們便在母親刺啦刺啦的拉線聲中安然入眠。
納好鞋底,接著就是绱鞋幫,弄好鞋面,然后在上面夯上棉絮,內貼里布;鞋面也是布面,母親像納鞋底一樣,把穿了細麻繩的鋼針從上朝下,把鞋幫和鞋底兒一起穿透,并用力拉緊,如此反復,鞋幫就被緊緊的绱在鞋底上。
鞋子做好后還是不能穿,還要用木塊做的玄子裝進新鞋子里面放樣,直到過幾天才正式可以試穿了。
試穿時喊孩子過來,當著她的面試穿一下鞋子??吹叫哟┑胶⒆幽_上,母親仿佛在審視、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臉上便綻放出欣慰的笑容!
我母親是個粗人,只會干農活,不太會做手工活,可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在冬天不受凍,硬是學會了做暖鞋的技術,雖然比人家母親做的鞋子難看一點,但我就這樣穿著一雙雙母親親手做的棉鞋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數(shù)九寒冬。小時候穿著暖鞋有時候弄濕了,或者腳冷了,就直接放在火熜上烘,時間長了連鞋底烘焦了都還不知道,直到燙腳了還剛剛發(fā)現(xiàn),那時被母親一頓責罵。
相信看到這樣的一雙暖鞋,會勾起許多人兒時的記憶。這暖鞋的味道,是愛的味道,是真切的關愛,它,只是一雙暖鞋,但它,包含著多少母親所付出的心血? 有時,珍藏一件老物品所帶來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物品本身的價值 ,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童年的生活,想起了那一歲一枯一榮的老家,更有那斬不斷親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雙雙暖鞋包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愛,母親的愛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帶來的是清澈、是圣潔,是無私的奉獻,是春天般的溫暖……
穿新暖鞋的那種喜悅感,讓我至今還在腦中游蕩。相信看到這樣的一雙雙鞋,會勾起許多60、70后兒時的記憶。更不要忘記人生路上穿著暖鞋穩(wěn)當踏實才能走出一條坦途,現(xiàn)在物質豐厚了,但是作為一個從艱苦歲月里走出來的人,不應忘記沉重的過去,而要繼續(xù)艱苦奮斗,踏實走人生。(張必強)
版權所有?2001-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安備 33072602100048號
業(yè)務咨詢和服務專線:0579-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0579-88188123
免責聲明:您看到的內容均為會員發(fā)表,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并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