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灶頭
轉(zhuǎn)載
如魚飲水于 2017/12/20 09:46:22 發(fā)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手藝:漸行漸遠的江南老行當(dāng)
作者:王向陽
3457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小時候,村人把砌灶頭視同建房、遷居、下葬一樣的頭等大事,事先得請風(fēng)水先生選灶頭的朝向、定動工的時辰,鄭重其事,以圖吉利。
男主外女主內(nèi),灶頭向來是女人的天地,所謂下得廚房。風(fēng)水先生根據(jù)家庭主婦的生辰八字,定出火門和灶君的朝向,最利東南,禁忌朝北,因為北方為壬癸,主水,克火,不吉;再揀好砌灶頭的日子、開工與出煙的時辰。如果起始的時辰選在半夜的子時、丑時,砌灶頭的泥水匠頭一天晚上就要到主家過夜。
到了砌灶頭的這一天,家庭主婦特別巴結(jié)泥水匠,不僅支付雙倍工資,還要泡好糖茶,燒好雞蛋,體面招待。泥水匠喝了糖茶、吃了雞蛋,吉時一到,開始落腳。這時,家庭主婦送上一個紅包,普通的兩角,客氣的五角。泥水匠接過紅包,說一句利市話:“添丁添財,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必斁褪怯矌?,丁的諧音是釘,就是鐵釘,都要砌進灶頭。
按照規(guī)矩,泥水匠放好第一塊磚頭,不能再移動。然后圍繞這一塊磚頭,一步一步砌起來,先是灶臺,后是煙囪,最后是供奉灶君的神龕。灶臺有兩眼的,也有三眼的,很少只一眼的。在灶臺上裝好鐵鍋,燒飯、炒菜、煮豬食,悉聽自便。在兩眼爐膛之間,裝一只鐵制的湯罐,灌進冷水,利用爐火的余溫,予以加溫。溫水可以燙酒,也可以洗臉,綜合利用。最后,泥水匠把家庭主婦娘家送的灶頭雞宰了,雞血濺在灶頭腳灶頭面上,以祛除惡腥。
砌好的灶頭,形狀像一頭水牛,煙囪朝外,像一條翹起的牛尾巴,所以家鄉(xiāng)有個謎語“婆婆的家里有頭白水牛,尾巴朝外頭”,謎底就是灶頭。
農(nóng)家一般選在申時出煙。家庭主婦親自下廚燒火,先燒芝麻稈,再燒豆稈,后燒稻草和麥稈等田柴,發(fā)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又發(fā)又吉利,以示五谷豐登。出煙前,在灶神龕內(nèi)立灶君神位,貼紅紙對聯(lián),橫批是“灶君之位”,對聯(lián)是“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前面擺一對燭臺,點兩根蠟燭,照得滿室生輝,并用娘家送的整雞條肉祭拜灶神,燃放鞭炮。
拆舊灶頭,砌新灶頭,主人家無處燒飯,就請本家代燒飯菜,送給泥水匠,俗稱代茶或代灶頭酒。有的人家親屬多,送代茶的也多,泥水匠每份都要吃一點,若有遺漏,就是小瞧人家。到了晚飯,主人家用新灶頭燒飯做菜,體體面面,答謝泥水匠和親屬。
砌灶頭本是泥水匠的分內(nèi)事,我外婆家鄭宅冷水村的鄭隆成師傅,干凈利落,一天砌兩個。后來,砌灶頭獨立成行,出現(xiàn)了專門的師傅,鄭宅棗園村的鄭秋珪就是。
鄭秋珪本是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寫得一手好字。一九七二年,他二十二歲那年,跟爹娘分家,自己砌了一個灶頭,既省柴,不吐煙,樣子好,親戚朋友看了都喜歡。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他的名氣就在鄰近傳開了,農(nóng)戶紛紛上門邀請。我家的灶頭就是他砌的。
有一次,秋珪師到鄭宅后路金村去砌灶頭。家庭主婦一見面就說:“秋珪師,風(fēng)水先生說了,砌灶頭要財丁兩旺?!比缓笙聫N去燒雞蛋,忘了準(zhǔn)備鐵釘。
秋珪師提醒家庭主婦:“拿一些鐵釘來。”
家庭主婦回答:“沒有大的,只有小的?!?/span>
秋珪師說:“鐵釘肯定有的,大的鐵釘也有的,你再仔細找找看?!?/span>
家庭主婦找了半天,失望地說:“只有一枚?。 ?/span>
秋珪師接應(yīng):“再找找看,不會只有一枚的,越多越好?!?/span>
按風(fēng)俗而言,這位家庭主婦在無意中出言不吉,是機智的秋珪師用吉言把這個尷尬的場面圓過去了。
砌灶頭的泥水匠都拜在魯班師的名下。傳說有一本《魯班經(jīng)》,手藝人不看則已,一看就得設(shè)法作弄東家;實在不能捉弄,手藝人一早起床,就是路邊雜草的頭也得摘三個,否則于己不利。其實,這是一本營造技藝類的圖書,其中有一些咒語,是工匠對沒有善待自己的東家進行報復(fù)的“魔法邪術(shù)”,后來被泛用作惡作劇。
做了一輩子木匠的爹說,這都是居心不良的手藝人編造出來嚇唬東家的,無非是想讓他們給的紅包大一些,燒的飯菜好一點。 (王向陽《手藝:漸行漸遠的江南老行當(dāng)》,廣西師大出版社,2017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