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浦陽詩錄》,這本歷時25年心血編撰而成,后因戰(zhàn)亂散失民間囊括浦江宋元明清340位詩人的1092首詩中,因時而賦、隨感而發(fā)的很多,其中單獨抒寫重陽佳節(jié)的卻只
以運籌帷幄、神機妙算著稱的明朝開國元勛劉基,為人豪邁自負,一般人他都不放在眼里,但是卻對兩個浦江人贊譽極高?!睹魇贰埫霞?zhèn)鳌份d:“劉基嘗為太祖言:‘今天下文章
出浦江城北行,再折向東北,山環(huán)水繞,一路風景如畫。車行半小時,從右側(cè)山谷口而入,初極狹,百十米后漸行漸寬。數(shù)分鐘后,車至谷中,四顧群山環(huán)伺,溝壑起伏,村莊錯落有
小小說《紅綢被面》發(fā)《天池小小說》第九期,感謝編輯厚愛! 貼之。存檔。 ——圖文無關(guān)—— 紅綢被面 徐水法
蒙《今日浦江》張慶平老師厚愛,約我寫一篇關(guān)于重陽的。思忖數(shù)番,覺得偷懶走個捷徑。想起前段時間剛翻看了江東放贈予的湮滅歷史塵埃百十年后他重新翻印的《浦陽詩錄》,里
昨天收到《文化月刊》2015年9月中旬刊,里面刊出小文《野馬嶺英雄競折腰》,感謝編輯李老師! 浙中千年古邑浦江縣,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
吳戰(zhàn)壘先生歸往道山十載,學界諸多晚輩始終懷念于心。 少時求學,我已知吳戰(zhàn)壘先生大名,并視為心目中最景仰的浦江籍文史學者。我初中畢業(yè)時,吳戰(zhàn)壘先生就曾應邀往
散筆《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田后蓬村》發(fā)表于《文化月刊》2015年九月上,并把其中一張照片打上“田后蓬村”字樣作為封底。感謝編輯李老師的厚愛!特別感謝我的同學薛榮生先
得悉張文德老師仙逝的次日,我草成這篇小文,以寄托對他老人家的哀思和沉痛悼念!蒙《今日浦江》張慶平老師關(guān)照,發(fā)在前天(26日)的“文化”版上。感謝慶平兄厚愛!
小文《不辭長作上河人》是一篇即時作文,從到上河參加旅游美食節(jié),到隔一天為這個旅游美食節(jié)特設的征文截稿,我只用了一天時間完成。征稿時間只有兩天,也算是開創(chuàng)記錄了!
一對古老的樟木箱,分上下兩層,一疊發(fā)黃的舊書、幾本線裝的日記本、幾張裝裱過的相片整齊地碼放其中,這是伯父生前所用的書箱。書箱的做工很精致,門板、抽屜嚴絲合縫,可
小小說《老徐頭的寶田》一發(fā)《天池小小說》,昨天再發(fā)《金華日報》文化版,感謝一刊一報編輯老師的厚愛?。。?
車站左側(cè),新擺出一個地攤,幾排廉價鞋襪躺在寒冷的瀝青地上。 城管走到黑而瘦的攤主面前,說,“你又來?叫你不要來了!你會害死我的!” 小販惶恐求情:“你就當沒
大媽把舊紙箱,塑料瓶子倒在門口,讓那個穿著過時夏裝收舊貨的中年男人歸類過磅?!凹埾淙逶芰掀孔佣?。共計六十八元?!贝髬屵哆丁? 怕算錯她又請來隔壁大
散文《張獅巖斗氣建成“第一橋”》再上《文化月刊》2015年第六期,這也是今年第五次在該刊發(fā)文,而且是把浦江景觀第三次推上國刊,深謝編輯李老師的厚愛?。。?
“石鼓石鼓,個個老虎”、“樟山石鼓,好比老虎”。在浦南街道八村行政村石鼓自然村一帶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近日,石鼓自然村的張大爺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們的祖宗代代相傳下
接到從賓館打來的老師電話,正清不僅僅感到意外,簡直是驚詫。老師一聲不響從幾百里外趕到他任職的海濱城市,不是萬不得已,年逾七旬的老人不可能親自趕來。正清馬上安頓好
壺源江從花橋鄉(xiāng)高塘村天靈巖的西麓出發(fā),向東北流經(jīng)杭坪、虞宅、大畈、檀溪等鄉(xiāng)鎮(zhèn)進入諸暨市的新合鄉(xiāng)、馬劍鎮(zhèn),再流經(jīng)富陽市匯入富春江。 馬劍,曾經(jīng)是浦
散文《遂昌的表情》原名“勾勒遂昌的幾種表情”,是去年去遂昌采風的作業(yè)。年前被《文化月刊》李老師留用,近日收到五月號樣刊,這是我至今在公開刊物發(fā)表的最長一篇散文,
版權(quán)所有?2001-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wǎng)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72602100048號
業(yè)務咨詢和服務專線:0579-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0579-88188123
免責聲明:您看到的內(nèi)容均為會員發(fā)表,不代表本站立場,轉(zhuǎn)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并禁止色情、政治、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nèi)容!